2025年7月8日至7月9日,历史学院“类博春秋”暑期社会实践队对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多家类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和调研。实践队以春秋人文报社成员为基础组成,由考古文博系敖雪峰老师指导,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张辞修老师带队。
7月8日上午,实践队首先来到声音艺术博物馆,这是全国首个以声音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实践队成员参观了“声音总站”常设展区,包括“老北京声活”“自然声态”“语音”“音乐”“声音是什么”“声音与情感”六个主题单元,感受了古代语音、城市声音、动物发音等多种情态的声音,也通过各种设备“观看”到声音的魅力。随后,实践队员对声音艺术博物馆馆长秦思源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秦馆长回顾了自己建立声博的过程,谈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表达了自己推广声音艺术、打造当代艺术风格博物馆的理念。
7月8日下午,实践队又来到巴林石博物馆和元亨利明清家具博物馆进行参观。千姿百态的雕刻,做工细致的家具,令实践队员无不印象深刻。
7月9日上午,实践队抵达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祥体育博物馆是一家综合性体育博物馆。实践队得到馆方的热情接待,博物馆副馆长王莉、李大鹏带领队员观赏了博物馆数量巨大、样态精美、富有纪念意义的体育藏品,并体验了如投壶、对弈等多项活动。参观结束后,王莉副馆长和李大鹏副馆长接受了访谈,对李祥馆长创办博物馆的理念、博物馆的特色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博物馆在推广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康上的责任和使命。
7月9日下午,实践队参观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对“类博物馆”与“博物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调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调研活动是完成“北京市类博物馆文化赋能路径研究”实践项目的重要部分。实践队员在调研中真正了解、体会了类博物馆建设的意义,感受到了类博物馆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也感受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内知识,对文博事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撰稿 申海洋 林芝彤
摄影 陈湘玲 何雨涵
审核 白家旭 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