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队伍
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微信图片_20250826120839_9_89.jpg  
基本情况

孙会修,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副主任。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在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学习。主要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和思想文化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开设课程

1. 《中国革命史》(本科)
2. 《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本科)
3. 《十四年抗日战争史》(本科)
4. 《中国现当代史主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硕士、博士研究生)

出版专著

《托派与近代中国:一项政治文化史的考察》,(香港中华书局)开明书店,2023年。

发表论文

1.《20世纪30年代苏联远东华人教育问题》,《俄罗斯研究》2025年第4期。
2.《情感锻造与组织发展:探究中共情感史的新视野》,《党史研究与教学》2025年第2期。
3.《中共旅莫支部的干部训练(1921—1926)》,《民国档案》2025年第1期。
4.《旅莫支部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纪律建设》,《历史研究》2024年第11期。
5.《旅莫支部与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的起步》,《光明日报》2024年9月11日理论版。
6.《莫斯科中山大学党小组指导员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24年第2期。
7.《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路线转换与群众性政党的成长》,《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6期。
8.《中共旅莫支部清除小资产阶级思想运动与干部教育(1921—1926)》,《史学月刊》2022年第2期。
9.《旅莫支部成员的入党之路与中共早期组织建设》,《历史研究》202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0.《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托派研究(1926-1930)》,《苏区研究》2021年第4期。
11.《“发表力”的养成:中国共产党早期留苏学生的谈话训练》,《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3期。
12.《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墙报与中共早期宣传工作》,《安徽史学》2020年第6期。《历史与社会(文摘)》转载。
13.《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与国共合作(1925-1928)》,《史学月刊》2019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4.《中共早期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近代史学刊》2019年第1辑。
15.《组织熔铸与个人努力: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成长》,《党的文献》2018年第6期。
16.《工运训练与工人革命:大革命结束后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在华工中的活动》,《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2期。
17.《大革命时期中共上海区委的城市支部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期。
18.《旅莫支部归国干部与大革命期间中共组织制度的改造》,《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5期。
19.《道德强国之梦:民初俄灾赈济会述论(1921—1923)》,《史学月刊》2015年第9期。
20.《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群组织特派员制度述论》,《中州学刊》2015年第3期。

项目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研究”,在研。
2.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共早期组织发展研究”,在研。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藏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4.国家文物局委托项目“抗战类主题纪念馆调研”,已结项。
5.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历史学专业选修课融入论文写作问题研究”,已结项。
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共早期留苏学生群体研究”,已结项。
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莫斯科中山大学党支部局研究”,已结项。
8.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研究”,已结项。

获奖情况

1.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度优秀班主任。
2.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