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动态
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动态
春秋学社成功举办春季学期第一场中国史读书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04-29     访问次数:

寒假前,学社向社员们推荐了包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三个类别在内的11本阅读书目,鼓励大家在假期中阅读思考。为了使同学们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阅读书目的认知,学社组织了本次读书交流会。

2025年4月26日10时,春秋学社在主楼638会议室举办了春季学期首场中国史读书交流会。本次读书会的分享书目为《井邑无衣冠: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与《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本次活动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欢瑜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24级硕士生方程担任点评嘉宾,活动由春秋学社企划部张浩歌同学主持。



首先,林芝彤就《井邑无衣冠: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一书进行分享。她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本书的两大特点:“以问题意识梳理学术史”的研究路径及“去精取粗”的史料处理方法。随后,她聚焦于三个核心议题——“地方精英”概念界定在书中前后的差异分析、邑客阶层价值取向与现实行为之间存在的张力探讨,以及地方视角作为分析框架的学理依据阐释,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深刻思考。



接下来,陈致浩围绕《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的学术价值展开了分享。他首先梳理了全书的核心观点,指出该书以政治史为主线深入剖析了南宋中期的权力结构变迁与社会动态,在填补光宗、宁宗两朝研究空白方面具有重要贡献。但部分引证材料的注释稍显简略,缺乏严谨性与规范性。同时,他也充分肯定了该书在叙述上的流畅性,以及其在学术深度与可读性之间所达成的良好平衡。



随后,何致同对《井邑无衣冠: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一书进行了分享。他认为该书虽以地方视角为切入点,但并未忽视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复杂性与内在一致性,这一研究取向为理解唐代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在讨论环节,他就区域性史料的论证效力问题提出了疑问。就这一问题,陈欢瑜认为研究地方问题需结合特定区域背景,综合运用文集、墓志、笔记小说等多元史料,避免将局部性结论简单推演至全国范围。



邢一鸣以《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为基础,围绕韩侂胄入《宋史·奸臣传》的原因进行了分享。通过对比韩侂胄擅权、北伐等行为与史弥远专政及张俊等人的历史评价,他指出传统史观所强调的这些因素并非其被列入奸臣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援引《随园诗话》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文献,揭示《宋史》以理学价值标准评判历史人物的编纂特点,由此论证“得罪朱熹”这一思想立场因素,才是韩侂胄被归入奸臣传的关键所在。



张彬琦从“邑客”视角对《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进行了分享。他认为,邑客作为连接中央与地方的重要纽带,其行为策略呈现出明显的双轨特征。以此为基础,张彬琦阐释了中央财政压力、政治内卷形成的“推力”与地方藩镇势力扩张产生的“拉力”如何共同促使邑客群体地方化。最后,他梳理了邑客与地方民众、土豪势力的冲突与调适过程,揭示了该群体通过土著化转型实现社会关系重构的动态机制。



李凯昕以学术创新为中心,对《井邑无衣冠: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一书进行了分享。她肯定了本书在史料运用方面的创新,作者运用笔记、小说和墓志等多元史料,成功揭示了唐代精英群体的社会网络及其生存状态,实现了对“客”与“民”辩证关系的探讨。在不足方面,她认为作者可能存在先入为主的解释模式,并就士人流动方向、精英网络构建与政治生态变迁等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认识和思考。



最后,申海洋就《井邑无衣冠: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一书进行分享。他从社会变迁与士人群体的兴起、唐宋变革论发展以及地域社会论近年的研究这三个分支梳理了全书的脉络。



个人分享和讨论环节过后,由本次分享会的嘉宾陈欢瑜和方程进行点评与分享。方程认为《井邑无衣冠》一书所提及的唐宋变革论以及对地方精英群体的深入探讨,其理论根源可追溯至“中古”与“近古”的历史分期,这一视角带有西方理论的烙印。此外,她还就史料选择与概念运用等研究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陈欢瑜分别从学术史定位、材料运用和方法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点评与分享。她回顾了中古士族与区域史的研究脉络,介绍了毛汉光的士族理论、吴宗国等学者在唐宋变革论方面的争鸣及中日学界在藩镇、区域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史料运用上,她分享了对地方性墓志材料的运用技巧,并重申笔记小说在特定研究议题中的论证效力。最后,陈欢瑜从制度史的社会视野切入,深入剖析了唐后期社会结构对官僚体制的形塑作用,为与会者提供了兼具学术深度与方法论启示的思考路径。



本次读书会涵盖两本中国古代史相关著述,同学们的分享角度各异,分析透彻;点评嘉宾的点评干货满满,引人深思。相信通过本次交流,同学们能够体会和领悟更多深度阅读与思考的方法,并将此次交流会的所思所获运用到未来的学习中去。最后,全体参会成员合影留念。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春秋学社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