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办的“3—6世纪中西历史与文明比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前主楼600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20多位学者与会。研讨会主要围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和刘林海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上发表的《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一文展开,以深化对古代中西历史及文明的认识和研究。与会专家的发言主要围绕以下两个主题展开:
第一,拓宽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郭书春先生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数学成就及特点,认为这个时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阶段,成就很大,同期的西方则相对不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耕华先生结合吕思勉先生的思考,对文明民族何多被野蛮民族征服这个历史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文明民族“社会组织的病态”,不能调动整体的实力来应对战争。野蛮民族则正好相反。游牧民族跨越“胡焕庸线”,必须吸收农业文明的成就,改变生活方式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侯树栋教授讨论了3—6世纪西方经济社会方面的变化,如劳动者身份和城市乡村化发展等,指出历史断续的复杂性特征。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益民讲师从墓葬及石窟等物质文化史角度切入,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并非所谓的“黑暗时代”。杨共乐教授认为,北朝的物质文化除了具有汉化的特征外,也具有世界化的趋势,吸收了世界众多民族的文化。
第二,深化相关议题的建议。复旦大学历史系吴晓群教授建议,可以在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研究,以避免宏观研究的抽象化、简单化;应该在进行研究过程中抽象出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形成模式,能够回过头来指导比较研究,促进史学理论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孟广林教授建议对“断裂”“连续”“重构”等重新思考,可深化对隶农制和大土地所有制、拉丁文、基督教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大庆教授认为,可以在异中求同,进一步探讨西方历史及文明的连续性。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松岩教授认为,要改进中西方经济结构的比较,不能以偏概全。中西方对海洋的认识有所不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汪高鑫教授认为,可以进一步思考“观念结构”的问题,关注“道统”等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董立河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文化认同的构建有重要现实意义。
研讨会的最后,刘家和先生作总结发言。他希望能形成一个跨学科、跨学校,因相同的研究旨趣而聚集起来的自由的研究团体,继续进行对中西历史及文明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