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薪火相传话春秋,秩年校友归母校——北师大历史学院秩年校友返校庆典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9-28     访问次数: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2025920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迎来一年一度的秩年校友返校周年庆活动。85届、95届、05届、15届、25届等毕业年数为整数的校友从五湖四海重返校园,在熟悉的景致中再叙同窗情谊,共话学院发展。

上午9时,邱季端南侧广场暖意融融,红色的学院旗帜格外醒目。签到台前,校友们一次登记信息,接过学院精心准备的纪念礼包——印刻院训的书袋、定制纪念章与主题胸针,每一件礼品都承载着母校的牵挂。不少校友驻足合影,回忆往昔求学时光,年轻校友与前辈亲切交流,现场笑声不断。



 

下午14时,历史学院校友欢迎会在后主楼600会议室拉开帷幕,会议由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云慧主持并率先致辞,代表学院向各位校友的归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提及无论毕业多久,历史学院永远是大家的精神家园,也欢迎各位校友“常回家看看”。

 

image006.jpg


随后,刘林海院长向校友们介绍了历史学院近些年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描绘了一幅学院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刘院长提到,在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学院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前行,学术影响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image008.jpg


耿向东老师在致辞中聚焦校友力量,谈到北师大几十年的发展足迹里,处处可见历史学院校友的身影。他回顾了数十年来一代代校友对北师大发展所给予的无私帮助与鼎力支持,无论是学术上的交流合作,还是资源上的慷慨相助,都深深烙印在师大发展的年轮里。他真诚地感谢校友们始终心系母校,并发出深情呼唤,希望大家能常回家看看,继续关心和支持学院的建设。

 

image010.jpg

 

郑师渠老师结合自身数十年的执教经历,感慨万千地讲述了北师大校园风貌与历史学科的沧桑变化。他提及从当年的艰苦条件到如今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从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到如今多元化的学术视野,不变的是历史人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他的话语引发了在座许多老校友的强烈共鸣,勾起了大家对青春岁月和无悔选择的无限回忆。

image012.jpg


 

 

为了表达对由北师大毕业校友设立的“591”资助项目的感谢,会议还为返校校友设计了充满温馨和感动的环节——杨丽媛、张彬琦两位曾受过“591”资助的学生代表向各位师长们表示真挚的谢意。他们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动情地讲述了通过校友的资助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历史学的钻研之中,同时这份资助也成为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立志成才、回馈学院的重要动力,展现了历史学院新一代学子的感恩之心与奋发之志。

 

image014.jpg

 

 

image016.jpg


image018.jpg


91级校友代表徐洋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他结合自身学术经历畅谈AI时代的历史学发展。如今AI能高效完成古籍转录、史料分类等基础工作,通过“远读”发现传统方法难以察觉的历史规律,但这终究是工具而非替代者。历史学的核心仍在于人类对史料的深度解读与价值判断,科技让我们看得更广,而人文思考让我们挖得更深。

 

image020.jpg



为表达对前辈师长的崇高敬意与深深感激,历届学子中的资深代表校友满怀敬意地将精心准备的鲜花献给郑师渠老师与耿向东老师。两位先生数十年来扎根讲台、笔耕不辍,以其学术造诣与人格风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史学新人,完美诠释了北师大历史学院绵延不绝的精神传承。

 

image022.jpg


随后进入校友自由交流环节,现场氛围更加轻松活跃。未能来到现场的校友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接入,与线下会场实时互动。新旧老友或围坐畅谈,或并肩漫步校园,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交流当下工作生活,畅谈未来理想规划。期间,张升老师的到来更将现场的氛围推至高潮,相隔数十年,昔日师生再聚首,诉说着彼此的想念与期待,表达着相聚的喜悦与祝福,定格下宝贵的温情瞬间。

 

 

image024.jpg

 

 

image026.jpg


image028.jpg


image030.jpg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次秩年校友返校活动在温馨与不舍中圆满落幕。校友们带着学院的祝福与彼此的勉励,再次奔赴四方。本次活动不仅为校友们再续旧情搭建了平台,同时也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力量的汇聚,充分彰显了历史学院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我们坚信,在一代代校友的持续关心与鼎力支持下,历史学院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书写更加灿烂的发展新篇章。

 

  

image0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