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2025年11月1日至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联合承办的“四川省卓越校长工作室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成功举行,来自四川省15个卓越校长工作室的92名校长、书记齐聚一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密集学习和深度交流。
11月2日上午,开班仪式在北师大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历史学院副院长李渊主持。历史学院院长刘林海教授致开幕词,他对远道而来的四川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在介绍学校和历史学院情况后,刘林海强调了在新时期背景下,校长领导力与教育理念创新对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希望学员们能充分利用北师大的优质平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此后五天的培训日程紧凑充实,内容紧扣当前教育前沿热点与学校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开班首日,杨明权教授带来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重构与教学创新》的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如何在核心素养目标下重塑课堂教学形态,激发教学活力。王成龙教授则聚焦于教师队伍这一教育发展的基石,阐述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与策略》。

11月3日,余凯教授的讲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校教育模式变革》,引导校长们思考如何系统性变革育人方式。当日下午,学员们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学校进行实地参观与现场实践,沉浸式体验优质中学的办学实践,同时聆听了二附中王华校长的专题分享。
11月4日,李健老师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教师队伍政策趋势进行了权威解读,帮助校长们准确把握国家教育发展的宏观方向。随后,吴万辉校长就《新时期校长如何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展开论述,分享了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与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1月5日上午,蒋重跃教授以《怎样写出可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题,为校长们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和成果表达水平提供了专业指导。下午,学员们集体参观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在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中感悟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11月6日,培训班邀请曾海军和苏君阳两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等主题,阐述了如何通过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校本教研机制促进学校管理提升和教师发展。下午,薛二勇教授则就教育政策问题与学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在完成全部预定课程后,项目举行了简短的总结仪式。历史学院院长刘林海教授再度出席并致闭幕词。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的成果,希望各位校长、书记能将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推动四川本地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强大动力,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次专题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和继续教育机构服务基础教育功能的再次体现,不仅为四川省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军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对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